当前位置: 书中屋> 玄幻魔法> 不巧遇到神> 第 197 章 西南行(2/4)

第 197 章 西南行(2/4)

介意。

    韦冬至到西南部出差调研,是由经济部主任管建舟点名的。

    管建舟上次到宋元市调查,核实鸣冤材料内容真假,本来是处处碰壁,毫无收获。哪知回汉城后正气馁时,无端端收到一大堆证据,成就了那次巨大成功。

    他思前想后,把自己在宋元市的成绩归结为运气使然。所谓运气,不就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吗?由此他把助手韦冬至算作“人和”这一条。意思是自己那次走运,韦冬至也有功劳。

    于是这次他作为观察杂志社代表,与同行到西南部调查,他又挑了韦冬至做助理。希望她再次成为自己的“人和”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自己遇事周全思虑的习惯,无意中会带来好运。

    这次媒体西南考察团的级别颇高,成员都是来自直属单位,分电视台、报社、杂志社三类媒体。

    考察内容是水稻上山项目,或称山顶梯田项目。

    山顶梯田项目在几个省份搞得非常红火。

    梯田就在那里,远远就能望见。是把一座座丘陵山脉用专业机械改造成阶梯状农田,田埂都是以石头垒成的,十分牢固。

    最神奇的地方是:这些梯田的作用是种水稻。

   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。但几千年来人们的经验是:水稻水稻,它是离不开水的。

    而近些年高山梯田项目之所以大行其道,各地之所以花巨资开辟出高山梯田,据说是因为一位院士培育出了“高山水稻”,就是不需要浇灌水的稻子。

    考察团的核心题目有:1不需要浇灌水的稻子真的存在吗?2如果有,产量多少?3梯田整治是要花巨资的,如何回收投资?4土地性质是如何改变的?

    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,记者们考察了好几个市县,走访了许多农户,拍摄了大量视频、图片,文章、视频报道思路逐渐形成:根本没有所谓院士培育出“高山水稻”;水稻梯田种植成本高、产量低、收割困难,产出价值远低于种植、收割成本;大部分梯田根本无人耕种,只是摆设。有些被改为旅游项目,甚至有些架设了彩灯,开展夜游梯田项目;

    考察团的记者们心情都十分沉重。这种花巨资轰轰烈烈搞的项目,居然只是指鹿为马。

    在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