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书中屋> 其他类型> 我,薯条,苏联英雄> 第1章 地狱开局(3/6)

第1章 地狱开局(3/6)

突破的德军第3装甲集群,在西北方面军视野里看,应当是由西方面军解决(这一点在第二卷第一章,作者解释过)。



    而在西方面军视野里看,又应该由西北方面军解决。



    这种通信不畅导致的管辖权混乱,不仅仅让第3装甲集群在最初的进攻里,占据优势。



    还让只能按部就班指挥部队的,西方面军司令德米特里·格里戈利耶维奇·巴甫洛夫,对于当面敌人攻击重点的判断产生了巨大错误。



    将攻击格罗德诺的德第九集团军,及其带来的迫在眉睫的,对边境地区部队的包围危险,当成德军的主要攻击方向。



    并因此,将位于纵深的预备队大部分投入格罗德诺的战斗中,致使第3装甲集群的突击,更加如入无人之境,并最终酿成了明斯克合围的惨剧。



    (一些解释



    德米特里·格里戈利耶维奇·巴甫洛夫的无能

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

    虽说,按照唯物史观,面对地狱开局的客观困难,与苏军此刻外强中干本质,西方面军最终走向悲惨结局,是一种历史的必然。



    但在其中,西方面军司令——巴甫洛夫的糟糕表现,无疑会被所有历史学者拿出来大书特书。



    只是抛开,此人确实犯了的重大错误,与失职问题。



    巴甫洛夫式指挥员的出现,其实也是此时苏军经历阵痛后的必然结果。



    即面对大规模扩军(1939年-1941年规模扩大一倍)与大清洗导致的军官“损失”(4万7名军官强制退伍、3千名军官被镇压),制造的巨大指挥员缺口。



    大量的未经充足训练的,或者说缺乏足够能力的军官,被火速提拔。



    巴甫洛夫不过是其中最为致命的一个。



    当然,考虑到与巴甫洛夫一样,是苏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之一的朱可夫,在经历这样的提拔之后,同样能发光发热。



    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——战争让庸才走开。)



    …………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