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0章 伪装成帝国的东印度公司(1/4)
泰晤士河浑浊的水流拍打着“圣方济各“号的钢铁船身,这艘由江南造船厂秘密建造的巨舰缓缓驶入伦敦港。晨雾中,娜塔莉亚女大公站在舷梯旁,貂皮大衣的领口沾着细密的水珠。她身后是整队的美利坚帝国近卫军——清一色华人面孔的士兵穿着黑色呢绒军装,腰间配着太平天国制造的左轮手枪。“母亲,这就是伦敦?”罗新北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。这位太平天国海军学院的优等生指着远处一座造船厂的轮廓:“他们的干船坞长度不超过150米,连我们的靖远号装甲巡洋舰都装不下。”娜塔莉亚没有立即回应。她的目光扫过河岸两侧——1886年的伦敦港仍是世界第一繁忙的港口,但细节处已露颓势。码头上的木质栈桥占了七成,仅有三成改用钢筋混凝土。装卸工人懒懒散散地搬运着货物,老旧的起重机发出刺耳的吱呀声。与上海港、宁波港那些崭新的蒸汽吊车相比,这里的效率简直慢得令人发指。“新北,”她突然指向东印度码头堆积如山的麻袋,“知道那是什么吗?”“印度黄麻,”年轻的军官不假思索,“去年进口量82万吨,占全球贸易量的67%。”“还有呢?”娜塔莉亚问。“棉花55万吨、茶叶19万吨、靛蓝染料4.7万吨,香料.“罗新北如数家珍,“印度每年为英国贡献1.5亿英镑的贸易顺差,相当于大英帝国财政收入的42%。这还仅仅只是印度为英国提供的利益的一小部分.而且还是在仅仅只有15万盎格鲁-萨克逊人在印度为大英帝国镇压和搜刮下取得的!如果有两三百万盎格鲁-萨克逊人进入印度不敢想象啊!”娜塔莉亚满意地点头。她这个儿子完美继承了自己和他父亲的记忆力——这些数据正是临行前罗耀国亲口交代的,他听了一遍就记住了。此刻,两辆鎏金马车碾过湿滑的石板路,车门上的狮鹫纹章在晨光中显得非常扎眼。这两辆马车在码头停下,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纳撒尼尔·罗斯柴尔德缓步走下马车。这位金融寡头穿着剪裁考究的黑色燕尾服,胸前别着英格兰银行的徽章。而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的则是上了年纪的白斯文——这位前大清官员如今已完全英国化,穿着一身伦敦最时髦的灰色西装,手里还拿着一根象牙手柄的手杖。“女大公殿下,”罗斯柴尔德微微欠身,声音低沉而优雅,“欢迎来到伦敦。”这位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的掌门人